随着京能11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全面并网发电,标志着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取得又一创新成果,不仅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清洁能源的曙光,更探索出一条“光伏治沙+生态修复+产业增收”的协同发展新路径,奋力书写京蒙合作生态答卷。
走进京能11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区现场,3850亩的沙地上,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该项目于2024年2月开工,同年12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并创新采用“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立体开发模式,通过抬高光伏阵列高度、拉大阵列间距,为板下植被生长预留充足空间。
光伏板下的麻黄草,正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黄金草”。翁牛特旗泰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最早参与光伏治沙的产业链企业,今年合作社通过与赤峰蒙地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麻黄草的标准化种植。
生态效益如何转化为经济效益,藏在种植户的增收账本里。目前项目已带动2000多人临时就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当地农牧民实现“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双重收益,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从荒漠治理到清洁能源,从生态修复到产业振兴。京能11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了新能源建设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这片沙地将继续书写着生态改善、能源转型、百姓增收的三重奏,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走进翁牛特
公安机关备案标识码:15042602000100